第833章 .谁留枕中黄石书(上)-《魏野仙踪》


    第(3/3)页

    那是一口不到三尺长的古剑,剑身明澈如秋水,剑镡上卧着一条栩栩如生的小蛇,剑脊近柄处被人镌下一道朱红篆印。随着光线折射,朱红篆印间不时有银芒闪过,为剑锋带过一丝青气。

    “剑名霜角,以五行真气祭炼通灵,为某位旁门剑仙之随身佩剑,原主真气已被炼化干净,还原为剑胎。此剑本质极佳,适合各路炼剑手法强化。”

    随着拍品说明,很快地就有连串数字在霜角剑旁浮出,看来不少参加竞拍的剑仙中人,都对这柄霜角剑动了心。

    霜角剑之后,是一方高有丈许的墨色晶石,晶石间银屑万点,如松林,如群峰,如宫阙,如仙人踏云,如蛟龙起舞。

    就算是不曾身在其间,仙术士也能看到晶石间孔窍中有风云吐涌,片刻不息。

    “聚铁洲出产的剑英石,具有极高的五金之英亲和度。如将残损飞剑投入石中,将化尽剑中杂气,结成金苗而重生剑胎。”

    如果说刚才那柄霜角剑,只是受剑仙中人所看重,那么这方剑英石就是铸剑师们孜孜以求的世外奇珍。

    毕竟,能够轻易提纯五金之英、养炼剑胎的宝物,可不是那么好找的。不要说是铸剑名手,就是剑仙宗门中,若是有这么一方剑英石在手,也可以轻易让门下弟子的剑器档次跃升一个大台阶。

    这样的奇珍,其价值又不是寻常一把剑仙所用的飞剑那么可以简单衡量的了。

    所以理所当然地,这方剑英石的报价转眼间就在竞拍栏里刷了屏。

    然而仙术士依然地不为所动——从他算起,道海宗源门下有一个算一个,大部分都跟着他玩火,少部分玩冰,一身本事都在冰火两重天上打转。至于道海宗源的根本法诀,还是符篆之术,和剑仙宗门终究有差别。

    这方剑英石,放到剑仙宗门是物尽其用,放到道海宗源,那战略价值甚至还比不上一只符药炼炉。

    紧跟着,又有一支白玉画轴被放到了竞拍栏里。

    这只画轴的形制和魏野方才见到的那个胖道士背的青玉画轴十分相似,按照说明,这是一类名叫“藏剑玉轴”的法器。

    顾名思义,这种法器就和那些剑架、剑匣是一个功能,然而其收纳能力显然更强一些。除了收藏飞剑之外,这类藏剑玉轴也有封印剑器的效用,不管是何等通灵神兵,只要能级低于藏剑玉轴与其所有人的能级之和,一旦落入藏剑玉轴之内,就只有被封印成画的结果。

    这类物件也有个剑卷的别名,一向是那些修成剑仙位业的高人最爱。竞拍栏里,还特地做了一个“爱好剑卷的剑仙高人大揭密”的推广宣传。

    不论是头戴东坡巾、身披轻绡大氅的道门高士,还是一脸落魄相、打着小红伞的落汤鸡大侠,当这些高人展开随身剑卷,一口口仙剑神兵自剑卷画面中反虚为实,把面前的妖神魔王轰杀成渣的画面,都可以说是最好的推销广告。

    只是魏文成留下的这只藏剑玉轴里到底收藏了什么级数的神兵利器,那就是不得而知的事情。反正单以藏剑玉轴这类法器的水准,那跳动的一串数字早已远远过了法器本身,显然在这只藏剑玉轴中还别有一番奥妙。

    对于这件法器,仙术士依然不为所动,直到竞拍栏里出现了一个被层层符纸包裹起来的木匣,仙术士才稍稍集中了些精神。

    透过符纸和木匣,仙术士可以看到那里面盛放了十几本形制不同的手抄本,每一份抄本上面都满布着各式符篆。而有一道灵符却让仙术士看得格外眼熟——

    那是他刚刚要转职仙术士时,无意间学得的那部符法——混元如意法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