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君身似火妾为冰(一)-《魏野仙踪》


    第(3/3)页

    ……

    ………

    总而言之,魏文成就这么理所当然地在蒋家庄住了下来,对外秦尼姑只说是昔年同修的道友,然而到底是道友还是道侣,那就是见仁见智之事了。

    之前,秦尼姑也曾带年少男子到蒋家庄小住,然而每每只招待数日,便请来人吃上一杯青玑髓,便把人打走,那些人走的时候也是懵懵懂懂,似乎全忘了这几天都做了什么勾搭。可这一次,却足足地招待魏文成住了小半年。

    而旁人看来,魏文成这厮不但一点不见精力亏损的模样,反倒精神越健旺,闲暇时便与人比剑取乐。可是他身法诡异如魅,剑招变化迅捷无伦,无一人是他一合之敌。

    蒋家庄的这些江湖人,也看出魏文成来历不凡,不是之前那些秦尼姑偶尔引至庄里取乐的雏儿可比,对这位看似浮浪子弟的家伙多了几分敬畏之意。

    就连秦尼姑收的小徒弟,蒋自兴的宝贝女儿蒋金花见了魏文成,也要喊一声师叔。

    这一日正逢重阳佳节,家家蒸重阳糕,饮菊花酒,佩茱萸香囊登高。

    秦尼姑和魏文成虽然不至于还要避疫气,却也不能免俗地对饮了菊花酒,又耳鬓厮磨了一番。

    正在酒酣情热时候,秦尼姑却突然感慨道:“你我虽为炼气士,能消受数百年人世不能有之乐,终究都是旁门,不成正果,难窥仙道。此刻你我嘲谑世人登高祈福无谓,然而你我在劫数到来之时,又较此辈又何不同?一旦想起此事,实在叫人恨恨。”

    魏文成不老实地一手探入僧衣,轻声笑道:“师姑的法术精奇,出入青冥也非难事,蓬莱方丈信步可至,怎么突然想起这话头来?”

    秦尼姑微微轻咛一声,摇头道:“四海五岳诸名山,凡有真仙所治之地,皆为洞天,不与凡俗往来。你我所学不正,难窥此间门径,只得与莽荒异类为伍。然而那等妖仙如鄱阳圣母等辈,要么修为深厚、法力通天,自诩前辈,要么就占山为王、不识顺逆,早晚必遭天诛,我安肯与他们为伍?我虽然也常引诱阳气壮盛男子交接,但必用我独门炼就的青玑髓补益他们元气,再混淆心神,放人离去,两不相害,始能保全领数百载,却术仅止此,不得上参大道,诚可叹耳。”

    魏文成听了,微微摇头道:“师姑这般感慨,我倒是想起一事,倒要和师姑仔细商量一番。”

    说着,他一指东南方向说道:“南岳衡山支脉,有一玉屋洞,乃是紫阳真人昔日炼丹之所。紫阳真人道成之后,将那玉屋洞弃置不用,只叫衡山中一头成了气候的老猿看守。近年来,我在衡山游玩,偶然见那老猿跪迎一位紫衣道人入洞。那道人去时,那猴子欢喜无地,又搬了许多石头堵了后洞。我疑心那紫衣道人便是紫阳真人,那老猿必然领了他的法旨,在玉屋洞内看守什么宝物,若我们合力去玉屋洞内,纵那老猿有几分神通,也不是你我的对手……”

    他的话没说完,秦尼姑已经嗔道:“休要多言,那紫阳真人成道多年,他的宝物岂是你我可以觊觎的?一旦事,却如何收场得了!”

    魏文成摇头道:“师姑这就见得不是了,若真是紫青灵文、天府奇珍,理应收藏仙府,却叫一只不脱人形的猴子看守什么?纵然玉屋洞中有宝,想来也不是什么紧要之物,说不定只是赐予门人后学的法宝道书一类,无关大碍。你我也不过力求参学上乘,讨个机缘,又不是为非作歹,便仙人慈心,也不至于追究的。”

    秦尼姑想了一想,还是摇头道:“不妥不妥,此事再也休提,若惹下真人遣仙官拿你,周天广大,你又躲去何方?”

    说到这里,秦尼姑口气又转软道:“文成你所修乃是剑仙一脉,本不该参修异学,使一身功夫不纯。但你如今这样说,不过是羡慕我的变化之术。也罢,我便将《法源秘录》传与你,此书所载虽然不过地煞变化。但呼风唤雨、遁甲挪移、撒豆成兵之术无不齐备,纵然不成神仙,也堪为帝王师。你我仗此神通,再择一有根底、有大福命之人辅佐之,以那开朝奠基之外功,未尝不能补内养之不足,成就仙业,却好过去劫夺紫阳真人之物!”

    云空之上,却是猛然传来一声闷雷,雷声中有人不知是呛住还是笑住道:“不敢去打劫紫阳真人,倒敢去打老朱家皇位的主意?这秦尼姑倒是有意思,本以为只是个没事拐骗壮男玩房中术的妖尼,想不到心中还有这么大的志愿。要我说,这秦尼姑心心念念要造反成仙的宏愿,总不至于她祖上是明成祖时候,在山东起兵的白莲教佛母唐赛儿一脉?说起来,宁陵地处河南,倒是和山东离得不远,这秦尼姑剃了光头也不是佛门中人,所学无非道家旁门之术,倒还真有几分唐赛儿的气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