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万象门开通有无(十)-《魏野仙踪》


    第(2/3)页

    但赵佶的荒唐轻易之处,又岂止如此?

    这一回,他是同时送出去了两个宣抚副使的差遣,而另一位宣抚副使,正是如今继林灵素林侍宸之后,最炙手可热的道官,清虚大夫、洞灵守静先生、葆光殿侍宸许玄龄!

    对于许玄龄这位道官骤然而为宣抚副使,这也是历朝历代罕见绝伦之事。要换了赵佶他哥哥哲宗在位时候,光这个旨意出来,就能引得朝野哗然,东府西府一起罢工,不把这旨意顶回去不罢休。

    但如今东府主事之人是王黼这浪子班头,这位的做官宗旨就是只管逢迎官家,哪管清议哗然!

    于是大宋继当年太宗伐辽之后,又一支伐辽大军的主帅,便是一个太监、一个纨绔、一个道士的诡异组合。

    不知道多少清流之辈都在摇头,感慨一声大宋药丸!

    而这支伐辽大军从成军一刻起,心思似乎就不在打仗上面。

    西军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俩,都已经是军中老将,种家自种世衡那一辈起到如今,几代子弟都在西军中效力,如今已经成了西军中头号将门,也便等于是西军这个大宋唯一拿得出手的军事团体中名副其实的掌门人。

    如果真要让西军挥出它百战精锐的实力,那便该以种家兄弟为,调集诸路军马,以堂堂正正之势,穿州过县,将燕云之地的州县一一稳稳占据,才是宋军最该选择的战略。

    但不管是童贯还是蔡攸,对于这个再稳妥不过的战略却没有丝毫兴趣。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西军将门自成体系,外人水泼不进,针扎不入,如果再让西军立此平灭辽国之不世奇功,那么日后要怎样对尾大不掉的西军进行分化瓦解?

    要知道,天水赵氏如何得国?是身为后周禁军大将的赵匡胤兵变陈桥,黄袍加身。所以赵家子孙能够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却不能容忍武人势力有稍越雷池之处。

    所以大军顿在hB却童贯和蔡攸丝毫没有立刻北上攻取燕云的打算,而是先要和西军将门过一过手。

    西军中,野战最强、军容最盛的莫过于成军多年的秦凤、泾源两军,其次则是环庆军与神宗时候才成军的熙河军。有好事之辈,甚至将这西军四路主帅,并称为西军四大相公。

    秦凤、泾源两军,从仁宗年间的名将种世衡,继之以其子种谔,孙辈种师道、种师中,三代宿将,威权最重。原本在神宗朝,西军将门还有姚家与种家并驾齐驱,但到了如今,连姚家之主、熙河路经略使姚古都唯种师道马是瞻。西军上下,人人都只认种家旗号,更不要说如今那些正值壮年的将校,打从他们记事开始,老种就是西军的领头人,是当之无愧的西军领袖!

    于是理所应当地,童贯和蔡攸的针对目标,也就全然落到了种师道身上。

    宣抚使节堂之内,自童贯而下,人人身不披甲,腰不勒带,只是公服圆领、玉带围腰,沉静而坐。除了文武两班服色上的些微差异,还有文臣与武臣体格上的区别外,这节堂中就显得格外地一团和气。

    童贯已经是五十开外的人了,然而多年军旅生涯,也把他熬炼得面黑如铁,筋骨健硕,甚至很有创意地蓄了十数茎如铁丝般的须髯。这副尊容,实在和一般人刻板认知里的太监相去太远。

    比起来,蔡攸的卖相就要好得多,真正继承了他老子蔡京那丰神如玉的好皮囊,生得修眉俊目、五绺美髯,那未语先笑的世家子气度,真正是让人一见忘俗。

    这么个一武一文的组合里,却独独少了同为宣抚副使的许玄龄。

    这些天许玄龄一遇到童贯要召集西军重将商议军情,便推脱修炼正在紧要时刻,无暇与会,连酒宴也只是啜一瓯清茶便走。许玄龄这么个不合群的态度,不免让随着童贯、蔡攸奔走的那些风尘俗吏大为不满,暗地里没少讥讽这位宣抚副使沽名钓誉——你现在装着一派心不染尘的隐君子模样,那之前钻营自献于官家面前,身为道士却弄了一个宣抚副使差遣的当口,怎么不顾忌着些吃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