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燕山雪,燕山血(三十三)-《魏野仙踪》


    第(2/3)页

    但在战云密布的燕云之地,泼皮们也过不上汴梁城同行们那种混江湖的快意日子,而作为后族子弟,萧鼎也读过几年书,练过几年弓,骑马更是打小练出来的。于是在耶律大石整军备战的时候,他就这么成了扩招后的一名远拦子马。

    和那支曾在北方战场与女真精锐厮杀得有来有回的辽军精锐不同,现在的远拦子马是耶律大石用辽军仅剩一点余烬为底子,重新组建出来的新军。

    老于军伍的人都知道,一支军队只要建制没有彻底打散,还有些许久经战事的老兵做底子,那么这些百战后的菁华,就能够将队伍重新拉起来,新兵也会在老兵的带领下很快变成在战场上丝毫不慌的精兵。

    当然,有些时候,这种老兵带新兵的练兵法,也能带出一帮子混军饷的老兵油子,尤其在实行了雇佣兵制的赵宋,这种问题就显得尤其突出些。

    但契丹立国,靠的就是弓马,耶律大石用的这些远拦子马的老兵,虽然是败军,勉强还有一点余勇没有磨折干净。

    起码萧鼎这队远拦子马的队正,带着他们出来哨探的时候,依然很有章法。

    马背上驮着甲包,除了弓刀枪箭之外,每人都带着一葫芦烈酒。当然,这酒不是让远拦子马们敞开了肚皮喝的,寒冬里,几口烈酒说不得就是保命的仙丹。谁要敢偷喝,带队的队正就能一鞭子抽个满脸花!

    到了辽国就要山穷水尽的现在,能被选为远拦子马的,也只有契丹和奚人了。这小小一支队伍里,五个姓耶律,三个姓萧。虽然都不是宗室与后族的近支子弟,但是对于辽国灭亡的前景,可说是心有戚戚焉。

    同时,也还有一点辽宋对峙百年的虚火在烧——

    大辽雄踞世间二百年,什么风雨没有经历过?南朝初立的时候,赵官家尽起他扫荡群雄的三十余万精锐侵辽,不是照样在高粱河畔全军覆没,只能乘驴车而逃?当年承天皇太后与圣宗孝宣皇帝更是率领契丹好汉,更是一路杀到了南朝腹心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