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临行前一众好友设宴为谢慎夫妇践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醉的是心态。 谢慎实在不想在这种时候显露出小女儿情态,便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说我这不过是去山西三年,很快就可能回京师了。” 王守文却是红着眼睛道:“说的轻巧,三年,人这一辈子有几个三年呢?” 谢慎一时哑然,还是谢丕咳嗽一声解围道:“兴许慎大哥治理有功,一年半载便被陛下调回京了呢。” 谢丕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六部正印堂官,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通政使这样的红袍高官的任命一般要经过廷推手续。 但像谢慎这样的四品官要是调任回京真就是皇帝陛下一句话的事情。 谢慎望着不远处的青山感慨道:“大丈夫立世但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希望此次可以为潞安百姓做些事情吧。” 他当然知道要想解决明代的土地问题需要从制度入手,譬如张居正搞得一条鞭法将赋税和徭役合并,就很不错。 但那是庙堂大佬才有资格做的。 谢慎现在不过是个四品知府,虽然勉强也穿了绯袍,但在那些大佬眼前真的就和蝼蚁一般。 他所能做的也只有做一些能力范围内的事。 “好了好了,时辰不早了,慎贤弟你还是早些上路吧。” 王守文强自笑道:“作这些小女儿情态,若是被人看了去真要闹笑话了。” “保重!” 千言万语化作两个字,谢慎顿了顿便毅然转身上了马车。 长亭外,古道边,一卷黄尘扬起,一队十几人的车队沿着官道缓缓朝南行去。 ......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