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黑山贼军-《汉末文丑》


    第(3/3)页

    在黑山军中李大目部算是是建制比较健全的一部,各色兵种应有尽有。因为黑山军中也有不少大汉军官,所以仿照帝国把军队成了几等。

    最差的就是杂兵,他们的武器都是木头或者毛竹削制的刀、剑、枪,战斗力很低,战时这些杂兵往往都被安排冲在最前面,是用来充当炮灰消耗敌军锐气的。比如现今李大目部中的一万二千余士卒就有大约五千是属于这一范畴!这五千人正是这一月来被李大目以强硬手段硬性征召的高邑县黔首百姓!用以补充战损士卒的。

    好一点的就是刀盾手了,杂兵在杀死十名以上官兵后自动转为刀盾手,刀盾手的武器一般都是环首刀和木盾。

    再好一点就是长枪兵,长枪兵的身上披了轻甲,虽然不见得能挡得住箭矢,但那是身份的象征,所以每个刀盾手都削尖了脑袋想成为一名长枪兵。

    刀盾手和长枪兵是黑山军的中坚力量,在炮灰消耗得差不多之后,就该他们上场了。李大目部中有刀盾手四千余人,长枪兵两千余人,是其兵力的主要输出单位!

    势力大一点的黑山军中还有弓箭手,诸如李大目部中就有五百余弓箭手,由于弓弩的稀有性,弓箭手算是黑山军中最安全的兵种了,总是在诸多军种保护之中。

    最后就是精兵了。

    每个黑山军首领都会从军中挑选力气大、身体壮的士卒组成精兵,这些精兵身负重甲,装备精良,有些还配有战马,一般都担当首领的禁卫军角色,李大目自然也不例外,但也仅有五百余人而已,其中也只有三百人配备有战马。这些精兵轻易是不会上战场的,只有特定的情况下才会参战。

    ps:据《三国志魏书张燕传》注引《典略》曰:“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可见,黑山军诸帅多出于社会的底层,其名号往往源于其个人行为的某项特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