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48章 华兴三杰-《清末之雄霸天下》


    第(2/3)页

    三个学生自报家门,他们都是书院院长冯桂芬的得意弟子,开学几个月便在学院里崭露头角,人称“华兴三杰”。

    乔志清又惊又喜,也不知道冯桂芬是从哪里把这三人找来的,他们可都是洋务运动时的中坚力量,尤其是盛宣怀,更是天资不凡,后期一度成为李鸿章北洋一派的管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

    “大帅,我们三个听说李秀成犯我苏州,连夜制定出一套应敌之策,还请大人过目。”

    伍廷芳说出了来由,从怀里摸出一张草稿,给乔志清递了上去。

    众将看着他三人不由的轻蔑的大笑了出来,更是有人大呼着,“快下去吧,文弱书生,不好好读书写字,学人家打仗。”

    伍廷芳和郑观应倒是不羞不躁,耐心的等待着乔志清的回话,只有盛宣怀一脸的傲气,冲着那将领反驳道,“自古英雄不问出处,纵观当今天下,不论是湘军的曾大帅,左大帅,还是淮军的李大帅,哪个不是书生带兵。”

    将领被盛宣怀说的哑口无言,涨红着脸瞪了他一眼不再说话。

    乔志清看完了草稿,上面用毛笔细细勾画着每处的战略要点,而且把攻防步骤讲的头头是道,若是不考虑实际用兵,这倒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战术。

    “你们三个就留下吧,本帅现在就成立一个参谋部,你们三个就在参谋部里任作战参谋,与本帅一起参谋应敌之策。”

    乔志清临时起意,这三人可是大才,放置在书院也是可惜了,正好自己身边还缺几个有战略眼光的参谋,就把他三人留在了身边。

    “学生谢过大帅。”

    三人兴奋的互相搂抱了下,他们早就想弃文从武,上阵杀敌,建功立业。奈何投奔了好几个湘军将领都只充当了小小的幕僚,虽然不知道乔志清说的作战参谋是什么职务,但听上去却是很高级的样子。

    乔志清散了众将,让大家做好防御准备,等候新的作战命令,只留下了王树茂、马荀、和陈炳文三人。

    “伍廷芳,你把你们三个的战略构想跟这三位师长说说。”

    乔志清把草稿递给王树茂三人传阅。

    “是,大帅。”

    伍廷芳走到地形图前,给众人介绍道,“如今李秀成率十万大军南下,依照太平军常有的编制,这十万人里面有战斗力的最多不过五万多人,这五万人里配备洋枪的精兵最多不过一万多人。”

    伍廷芳说完顿了下,看了看众人的反应,三个师长满脸的好奇,没想到他这个书生还懂的挺多,微笑着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伍廷芳指着背后的地形图,继续讲道,“学生以为,既然李秀成空巢而出,常州防御比方疲弱,我们不如派一个师的兵力从太湖走水路从宜兴县和无锡县之间快速穿插,突袭常州,同时让驻扎在金匮县的守军在李秀成攻城后佯装撤退,撤防苏州,给李秀成造成一种胜利的错觉,引诱他继续南下围攻苏州,一旦常州落入我们的手中,李秀成必然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顾首不顾尾,我们便可以南北夹击,全歼李秀成的十万人马,南京城如今被湘军围困,恐怕也不敢出兵救援,只要拿下常州府,南京的门户大开,我们便能长驱直入,立下不世之功劳。”

    伍廷芳说完,让三个师长都大吃了一惊,对这几个学生也改变了看法,变得稍稍佩服了起来。

    “照你的说法,要是李秀成拿下金匮县后若是死守不出,我们岂不是白白拱手让出了金匮县,让李秀成把常州和无锡连成一片,给自己的头上放下一把尖刀?还有我们一个师的兵力从太湖而过,你怎么就认为李秀成不会察觉,而迅速回援常州,这样我们不但没有突袭常州,反而把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王树茂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伍廷芳三人被王树茂问的哑口无言,他们到没想过这些问题,总是想当然的以为李秀成也要这么做决定。

    陈炳文倒是蛮欣赏伍廷芳的建议,心中的战略构思和伍廷芳也相差不多,只是王树茂所问的问题,他暂时也没想好解决的办法,便沉默着没有话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