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的,百姓才不在乎什么大汉存续,才不在乎什么天命正统,谁给了他们平稳的生活,谁让他们安居乐业,谁便是他们的主君,便是他们的军队。 这一点,曹操慢慢参悟,也慢慢领会了。 融汇贯通到他自己的策略之中,渐渐地也就成了习惯。 可以说,汉中此战过后,曹操虽然露面很少,但已经隐隐有着君王之姿——调和臣下,坐稳后方,而非再如当年那般,亲身经历金戈铁马,置生死与身外——这算是意外之喜,易小天知晓真正经历了赤壁大败的人,如他这般年岁的人,或许真的会心灰意冷。 汉中是重振旗鼓之地,只不过,曹操如此早的便初显君王之姿,这确实是意外。 终于…汉中之战落下帷幕,曹操的大军在十五年春,班师回朝。 而此时,东线合肥的战争也来至尾声。 —— 时间跨度上,汉中之战与第二次合肥之战相差无几。 年前的时候,蒋琬一波连击直接打的刘备军军心涣散,不久刘备便选择了撤军。 诸葛亮在回返之前便一病不起,而同一时刻,作为相互欣赏,互为挚友的东吴大都督周瑜,也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 为什么呢? 因为张辽不打骑战的时候,实在是太能憋了。 是的,往往人们看张辽的战绩,总以为张辽是那种马背上的将军,实际上的张文远,往往说文治武功,张辽绝对算的上文武齐全的代表人物。 什么阵斩乌桓踏顿,又是什么前不久才发生的逍遥津八百勇士,这往往都是文远兄迫不得已才会去做的事情。 能用头脑解决问题的战斗,为何要拼命? 另一个时空,一如此时的发展,张文远镇守合肥寿春,十余年间,把东吴人打的灰头土脸,壮志满怀的孙权打的抱头鼠窜,更是有了“孙十万”这样的戏称。 这些,都要靠张辽的计谋来实现。 这一个时空,有着在易小天身边的耳濡目染,文远将军智谋方面的觉醒似乎要比以往还要更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