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尽管已经入秋,他仍旧是扇不离手,似乎只有这样他才能时刻保持冷静。 “也就是我所说的就此分道。” 接上话的人乃是庞统。 这下大家就都明白了,为何分明大军遭到了强硬的抵抗,庞统仍旧执意要分兵两路。 原来都是为了赶时间啊。 “孔明,只从这一点上,我们就能断定对方乃是为了拖延我们的脚步吗?” “这…” 就在这时,刘备却难得的提出了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 大概是因为不久前曾亲临江东吧,亲眼见识过大好局面被人顷刻翻盘的事实,刘备不得不谨慎起来。 倒不是他质疑诸葛亮的本事,实在是他觉得仅有一个细节便能推导出这么一些事实,多少显得有些不稳妥了。 然而,就是这一幕,也被诸葛亮早早的预料到了。 听到刘备发出疑问,诸葛亮没有生气,而是紧接着解释道: “当然不只如此。” 他摇了摇扇子,微风拂面,将他有些路零散的碎发吹得不停摇动。 “还有一个细节,估计军中大多数人都想象不到,不过这一个细节却是我敢下结论的真正原因。” 听到诸葛亮的解释,众人不禁有些惊讶,眼巴巴的等着诸葛亮继续说下去——可是诸葛亮似乎突然沉默了,也不知道再等些什么,就这么默默地随大军前行。 众人以为诸葛亮在思考,便没敢打断他。 可半个时辰过去了,魏延到底是等的不耐烦了,他急的抓耳挠腮,不得不凑近诸葛亮不停地暗示对方: “咳咳…军师…所以…你说的另一个细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再等等,就快到了。” 诸葛亮这么说,那就没有办法了,大家只能静下心来,等着诸葛亮那所谓的“时机”的出现。 不觉间,所有人的胃口都被吊了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