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矛盾自然丛生-《三国:摊牌了,我是曹操》


    第(2/3)页

    另一点则是对于魏国上下文武来说,他们当下最关心的事情,自然就是江东与刘备之间的大战的发展情况。

    夺嫡立嗣的事情似乎是因为考核制度颁布的原因,不光是原先剑拔弩张的氛围消失不见了,就连原先想要去凑热闹的众人在意识到考核的严谨与规范后,都没了看热闹的兴致——

    要说起初曹植跟曹丕这两人之间的争斗,那绝对称得上是一场龙争虎斗,剑拔弩张的气氛让双方背后所站着的那些大小人物纷纷都有些红眼上头。

    只不过…这样戏剧化的发展虽然会让人觉得有意思,但却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发展。

    尤其是在当时原本对于夺嫡立嗣之事闭口不谈的易小天也下场之后,局面就已经向着寻常官员们所无法企及的高度发展了。

    但之于当下的魏国,两位世子的考核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听闻是要考察双方治理城池与统兵带阵的能力,所以两位世子早在易小天出发前,就已经分别去往了各自的考核地,进行着基本上互不干涉的考核。

    当然,他们可能并不清楚,接下来他们将要经历的事情,也会成为他们此后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这件事情全程易小天都选择了让瞒爷等人保密。

    就是为了保证在完全信息封闭的状态,测试出双方最自然的反应。

    这实际上也是当初为何曹操同意了易小天先行去往江东作为处理江东诸事主要负责人的原因。

    不然的话,以曹操的性格,他这会儿保证是大军压境,根本就不会给江东自行平定内乱决出胜负的机会——至于刘备如今与江东决战的场面就更不会出现了。

    所以…其实易小天这趟去往江东的旅程,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欺骗了曹操…

    因为他的目的可并非是为了实现早先曹操在得知周瑜去世之后,于众文武面前发出的要让江东分崩离析的宣言。

    他另有目的…这也导致了在清楚如今江东的局势变化后,不少朝中与易小天交往不深之人,开始对于易小天种种俨然是“与魏国利益相悖”的行为抱有不满的情绪,甚至一度出现了由新上任的御史大夫华歆带头,众文臣公然于朝上弹劾易小天的事件发生。

    那可不…明明当时曹操允许易小天先行入江东,是为了让他搜集江东的情报,起初第一次他前往江东不告而别的行为就已经让朝中某些只认死理的大臣们颇有微词——“易小天这个人,不能将他牢牢攥在手中,就必须毁掉他…”

    当然曹操一直以来从背后力挺易小天的决断,也在后面的种种事情发生后得到了印证——他是对的,易小天是为我好的,曹操很想将这样的话挑明了说出去。
    第(2/3)页